第08 09版:风筝之爱
  上一版 下一版  
 
版面导航

第01版
导读

第02版
要闻评论

第03版
今日重磅
 
标题导航
连续11年为村里老人发过年红包
义务编写80万字村志回馈帮扶情
女校医挺身救人男青年倒地抽搐
 老人生病,的哥免费送医
 老人晕倒,医护跪地抢救
 培训急救知识,为己为人
志愿者给孤寡老人送温暖
爱心大巴送聋哑学生回家
八支小队赴多地分发物资
志愿者开展公益理发活动
2022年01月18日
 上一期    下一期 
返回潍坊新闻网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4
放大 缩小 默认
退休老党员孙向阳多年来扎根乡村服务乡亲
义务编写80万字村志回馈帮扶情



  难忘乡亲们的帮扶之恩,多年来,昌邑市原计生局退休干部孙向阳扎根乡村,多方服务乡亲,并义务担纲编写近30个村庄的村志,用坚守书写了一位退休老党员的奉献之歌。近日,记者采访了孙向阳。

  □文/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伟丽
  
孙媳妇接力为村民送报

  今年82岁的孙向阳是昌邑市围子街道韩家巷村人。年轻时,孙向阳饱受病痛折磨,在得到精心治疗并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后,乡亲们的帮扶之情以及党组织的培养之恩,他始终牢记在心。
  早在多年前,为了能给乡亲们“出份力”,孙向阳就到昌邑市邮政局申请在老家韩家巷村设立报刊订阅发行站,他义务负责发放村内订阅的报刊,并开办家庭书屋传播先进文化。到城区工作后,老伴赵美英接过了为村民送报的“接力棒”,如今这份义务送报的任务又交给了他的孙媳妇张丽娜。
  2000年,孙向阳从昌邑市原计生局退休,回到了韩家巷村。他把服务范围扩大到代交电话费、电费,还利用政策明、信息通的优势,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多方帮助乡亲。时间久了,孙向阳在村里树立了威信,为乡邻调解矛盾,积极向村党支部建言献策,在促进村庄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为近30个村庄编写村志

  近年来,昌邑市以乡情乡愁为纽带,对乡村文化资源进行重新整理,在全市开展编写镇志、村志的文化工程。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爱,孙向阳主动接下了韩家巷村的修志任务。
  当时,没有成型的模板,也没有详尽资料,孙向阳多方搜集资料、写作不辍,仅用几个月就写出了80万字的《韩家巷村志》,没花村里一分钱。该村成为昌邑市最早完成村志编写任务的村庄之一。
  之后,孙向阳被当地社区及各村聘为顾问,帮助修志。那时,年近80岁的他每天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,集思广益,把该社区的全部村志高质量、高水平地呈现在大家面前。此后,他还多次到该市的卜庄镇、石埠经济发展区、饮马镇、龙池镇等镇区做村志写作辅导报告,并义务担纲完成近30个村庄的村志编写工作,在昌邑市乡村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3 上一篇   下一篇4
放大 缩小 默认
 
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
 
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[潍坊报业集团]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
地址: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:261031 电话:0536-8196033 公告热线:0536-8196667